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零后妈养崽手册第259节

不过后来孟宇祁发现唐晚吟的英语水平根本不差于他,也就没有再补习了。

他觉得唐晚吟是个天才。

唐晚吟心想,天才谈不上,但是词典、教材、辅导书,跟视频资料,那我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高考结束之后,大家又都埋头干活去了。

唐晚吟知道自己必然会考上,所以得赶快把村里的事儿处理一下。

吴老师决定留在盘溪村当老师了,现在找了一个无意高考的知青当代课老师。

所以小学这边还好,不用太操心。

猪圈那边的话,唐晚吟猜测何云平也考得不错,估计也要走。

何云平要去读大学,唐晚吟跟孟宇祁觉得大姐应该一起去,那样村里就只剩熊杰松一个技术员了。

知青养猪实验小队的人估计也有不少能上大学的。

他们村的上线率绝对是最高的。

所以还要帮助聂源多培养出来一些养殖技术员,把注意事项都编制成画册,方便村民看。

唐晚吟跟孟玉英等人紧锣密鼓地安排着,总算是抢着把养猪知南给弄出来了。

唐晚吟主动接过复印的任务。

说是去外面,其实只在外面复印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直接从系统里下单的。

复印量上去了,这个是很便宜的。

就跟现在照相馆洗张照片要块儿八毛,而系统里的洗照片业务最低能到一毛多一张一样,复印也是量大便宜。

这种钱唐晚吟还是出得起的。

前前后后处理得差不多了,录取通知书终于下来了。

一九七七年第一届恢复高考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几乎相当于后世的重点本科的录取率了,考虑到学习条件不一样,但凡考上的,都不容易。

村里最先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是徐立恩。

被录取了南津大学,在他家那边。

徐立恩欣喜若狂,抱着通知书在村里跑了一圈,一边跑一边喊。

又哭又笑的。

大家也很是羡慕,徐立恩这就算是回家了。

下乡的人,几乎99的人都想回家,可真正能回家的,只有1。

徐立恩家里条件不错,当初消息传来的时候就给他寄了复习资料。

刚好他家那边有好几所大学,南津大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