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1章 调研第一站就被堵门

在县乡这样的基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岗位和职数少,想要晋升很难,绝大部分公务员在退休的时候都没有干到科级干部。

像杨硕放这个年纪能干到县政府办副主任,副科职干部的,已经算是很优秀的了。

郑功名也看过他的简历,出身农村,没有过硬的社会关系,纯粹是靠自己个人的努力争取来的。

这样的干部,比起那些“官二代”和靠关系上位的干部,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岗位上也会更加卖力地工作。

薛阳这么安排,也是用心了。

杨硕放刚离开郑功名的办公室,县发改局、国土局、建设局、文广新局、体育局等几个局的局长,相继来向郑功名汇报工作了。

局长都是资历比较老的局长,名义上是来汇报工作,实则是来向分管领导示好、套近乎,基本上每个人的公文包里都带着一个信封或者档案袋。

至于信封里装的是什么,除了他本人知道之外,郑功名也大概能猜出来。

郑功名虽然没有在县区工作过,但是他的哥哥在县区干过领导,他从哥哥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

胆大的领导呢,会在信封里放现金或者银行卡;胆子中等的,会在信封里放购物卡;胆子稍微小一点儿的,会在档案袋里装着两条烟或者两盒茶叶......

当然,郑功名是不会收的,因为他不缺钱,也不差这点儿东西。

县旅游局局长索娜妮依然很淡定,郑功名分管的那些部门,包括税务、银行、保险等单位的“一把手”都来了,她也没来。

这样的领导干部,反而让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郑功名都是白天在莱东县政府办公,晚上回市区。

两天下来,他基本上熟悉了分管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到乡镇和分管部门调研了。

光听他们汇报,是发现不了真问题的,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周一的时候,郑功名轻车简从,带着跟班主任杨硕放和司机邓曙明开始调研。

按照日程安排,郑功名准备在半个月之内跑完全县12镇、4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第一站来到了莱东县政府驻地莱集街道,没有通过会议听取汇报,而是直奔现场。

对于这位方城官场的传奇人物,莱集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延康高度重视,街道三套班子领导全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